浙江铁路建设资金仍短缺 政府求援民资旁观
2012-1-2 10:23:18 来源:21世纪经济报道
浙江铁路项目投资乍暖还寒。
12月26日,沪昆客运专线杭长段已全面复工。中铁四局二公司杭长项目部党工委副书记钱发运对本报记者说,这得益于10月份的铁道部紧急拨款。
但铁路建设资金短缺依然严重,包括杭长线、杭甬线、宁杭铁路等在内的多条浙江在建铁路工期延误。虽然10月底以来,铁道部紧急筹集约2000亿资金,但分配到浙江各个项目上的钱如杯水车薪。
寄望于民间资本驰援也并不现实。浙商资本促进会副会长蔡骅对本报表示,铁路投资的长周期、高负债、低回报以及“网运合一”、“统收统分”的运营分配体制,让大多数机构及民间资本望而生畏。
“浙商有钱,不敢投资铁路,也投不进去。”蔡骅认为,能否激活非公资本投资铁路建设项目,仍充满太多不确定因素。
工期拖延半年以上
缺钱,困扰着浙江铁路建设。
以2009年开工的杭长客运专线(杭州至长沙)浙江段为例,规划总投资525.7亿元,由铁道部和地方政府出70%的资本金,另30%是银行贷款。其中资本金部分由地方政府和铁道部二八比例分担。
铁道部融资陷入困境,而地方政府也不富裕。偏偏此时,银行贷款也只紧不松。
2011年浙江省铁路投资总额350亿元,其中浙江财政安排115亿元。按照传统的部省合作(铁道部与地方政府合资)模式,银团贷款和资本金均按1:1分摊,而铁路沿线各地也按比例分摊省政府认缴的这部分资本金。但1-6月份,浙江有108.5亿资金没到位。
7月之后,中国铁路建设陷入困境,各大银行对铁路限贷,诸多在建项目缓建或停建。
“7·23”事故后不久,总投资320亿元的宁杭线几乎全部停工。2010年该项目希望从建行获得上百亿贷款,建行测算贷款需22年、存贷款收益约3亿元,但综合利润贡献度亏损约7000万元。而且铁道部存款、结算业务主要在总行,因此,宁杭线遭遇了各地方分行的停贷。
而为了保证杭长线浙江段已开工项目,中铁四局二公司物资分公司紧急抽调4.79亿元应急。四局杭长项目部党工委副书记钱发运告诉记者,8月份以来,共清理外聘人员73人,外协队伍27家、劳务人员757人,外租机械设备共计124台套。
今年1至9月,铁道部对杭宁、杭甬、杭长线浙江段几无输血。浙江方面多次找铁道部协商要钱未果,双方甚至“拍了桌子”。(详见本报7月28日头版报道)
以杭甬客专为例,其全长149.9公里,概算总投资249.9亿元,由铁道部和浙江省按60:40的比例合资建设,计划2012年1月建成通车。但因杭甬客专配套的5个站房建设缓慢,且杭州东站建设滞后,导致全线工期延宕6个月。
进入第四季度,铁道部获得2000亿元融资支持,同时发行了2011年第一期200亿元铁路建设债券。其后,杭长线浙江段分得4.2亿元拨款,杭甬线分得近亿元,还完银行贷款后,各路局仅分得3000万元,停建项目才艰难复工。
杭甬客专项目部的一位负责人预计,该项目明年6月可通车。“但后续资金保障若不到位,那就说不准了。”
为了得到铁道部更多支持,12月14日,浙江省铁路投资集团(下称“浙江铁投”)董事长余健尔造访铁道部和南车集团。今年初双方合资成立杭州南车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有限公司,因遭遇拆迁难及资本金到位难等问题,现被迫重新选择项目用地、争取土地指标。
12月26日,南车集团、中科院与浙江铁投签署四个项目,总投资71亿元,将在车辆总装、维修,关键零部件研制,物联网等领域加强合作。但这些制造领域的资金投入,无法惠及在建的铁路项目。
因铁路在建项目困难而“跑部进京”者不独浙江。据铁道部公开信息,仅在12月7日至14日,就有天津、内蒙古、湖南、河北、西藏等省区党政高层拜会铁道部部长盛光祖。
民企没兴趣
为了解决铁路建设融资难,浙江曾作出种种尝试,最重要的一招就是吸引民间资本。
“浙商有钱,但不敢投资铁路,也投不进去。”浙商资本促进会副会长蔡骅说,铁路投资的长周期、高负债、低回报以及“网运合一”、“统收统分”的铁路运营分配体制,让大多数机构及民企望而生畏。
2010年初,在浙江省政府支持下,浙江铁投联合多家民企设立浙商产业投资基金,拟针对铁路投融资领域进行股权投资。现已募集30余亿元,但主要投资项目是纺织、医药等6家企业。 “铁路投资回报率每年8%不到,而基金回报率可达12%。就一条客运专线按现有客流量以及运营收入减去成本进行测算,投资回报年限需要20年甚至更长。所以投资者不感兴趣。”余健尔对本报记者说。
今年前6个月,浙江没有到位的铁路建设资金高达108.5亿,约占资金需求总量的62%。浙江铁投被迫发行17亿元短期融资债券,不过是杯水车薪。 而11月开工的温州地方铁路S1线,总股本70亿元,温州官方高调宣称开放35亿元向民间招股,保底收益6%,但始终乏人问津。 “民资流动性比较强,希望进出自由,而铁路投资的盈利模式不清晰,所以不敢贸然进入。”浙江丝绸之路控股集团董事长凌兰芳表示,他对投资铁路兴趣不大。 “浙商主要还是分包水泥石子等基础材料,投资少、压力小。”沪杭客运专线有限公司物资部余经理分析,铁路部门对装备制造产品的许可认证严格,这些都导致民企难以涉足。 而来自浙江省发改委交通处的数字显示,浙江省铁路产品年销售额5000万元及以上企业36家,占总数的37.1%,1亿元以上企业28家,占总数28.8%。 浙江省发改委交通处相关人员坦陈,上述企业大多为铁路局、机车车辆总装厂、通信信号集成商等提供配套,浙商之间缺乏信息沟通、协作机制,没有形成产业链与规模效应。 而不明朗的铁路投资政策,也波及到了产业链各环节。浙江某建筑企业老板孙先生透露,12月初有四家银行向其授信近亿元,鼓励其寻找固定资产项目,但他坚称“不碰铁老大”。 “我15台机器租给中铁某局,他们拖欠1000多万工程款,11月底只给了我几十万的零头。”孙先生说,高铁项目太难做,“钱不好赚”。
12月23日,铁道部部长盛光祖在全国铁路工作会议上表示,2012年全国铁路基建投资4000亿元,比早前的计划减少2000亿。2011年预计完成基建投资4690亿元,比计划投资额减少1310亿元,凸显了铁路建设资金的紧张。
由于资金紧张,铁道部要求地方政府提高出资比例,但地方资金紧张也已经成为共识,低迷的房地产市场让地方政府失去了丰腴的土地财政收入。